新生儿溶血疾病

首页 » 常识 » 问答 » 专家访谈徐兵河马飞教授解读晚期乳癌
TUhjnbcbe - 2021/7/16 20:01:00
苯酚的价格一般是多少 https://m-mip.39.net/news/mipso_5606850.html


  化疗是乳腺癌的重要治疗手段,对于的既往使用过蒽环和紫杉类药物失败的晩期转移性乳腺癌患者,之前并没有标准的治疗方法。今年初,《柳叶刀·肿瘤学》在线发表了中医院肿瘤内科主任徐兵河教授主持完成的一项多中心、非盲、优效性、Ⅲ期随机对照临床试验结果。该研究显示,UTD1(优替帝)+卡培他滨对比卡培他滨单药,在治疗蒽环和紫杉类药物失败的晚期转移性乳腺癌中,更具疗效和安全性,可作为此类患者的有效选择方案。这个Ⅲ期研究,还入选了年ASCO年会的口头报告,这也是当时唯一一篇关于乳腺癌的中国学者口头报告。


  据了解,UTD1是应用基因工程方法合成的埃博霉素类似物,徐兵河教授报告的Ⅲ期研究,总计纳入了例既往接受过蒽环和紫杉类治疗的转移性乳腺癌患者;按照2:1比例随机分入卡培他滨(mg/㎡口服,每日两次,第1—14天)联合UTD1(30mg/㎡静脉注射,第1—5天)试验组,或单用卡培他滨(mg/㎡口服,每日两次,第1—14天)对照组;主要研究终点为无进展生存(PFS),次要研究终点是客观反应率(ORR)、安全性及总生存。


  其中,总生存事件数尚未达到预设值,但是初步分析结果显示了试验组优于对照组的明显趋势。安全性方面,UTD1最大的特点是具有低水平的骨髓抑制及肝肾的*副作用,神经*性也较轻。


  试验组和对照组最常见的3级不良事件主要包括周围神经病变(22%vs<1%)和手足综合征(7%vs8%)。此外,试验组共有16例(6%)严重不良事件,其中最常见的为腹泻;对照组共有14例(11%)严重不良事件,最常见的是腹泻、血胆红素升高和贫血。


  问:新版的(国家)医保目录里面,抗HER2阳性乳腺癌靶向药物被纳入,对患者而言,最大的改变是什么?


  徐兵河:HER2阳性乳腺癌患者大概占到总乳腺癌患者量的1/4,HER2阳性恶性度更高,更易复发,更易耐药,所以整体复发率跟死亡率也会比别的类型高一些。有了抗HER2的药物之后,把HER2阳性乳腺癌的整体复发率降低40%到50%左右,对于治疗有很大的提高。


  这次新版医保目录,对HER2阳性乳腺癌患者是一个很大的受益。北京的乳腺癌患者每年发病人数将近4千,按这个比例来算,因HER2阳性入医保受惠的患者人数,差不多将近1千人。医保降价是从2.5万降到六七千左右,过去患者年负担将近40万到35万。降价后,大概75%的医保可以报销,各个地方可能有些浮动,患者可能一年只要花费两三万左右,绝大多数患者还是可以负担得起的。


  现在HER2阳性的药物进医保了,同时也降价了,预计绝大部分HER2阳性乳腺癌的患者都能用得起,一方面减少家庭负担,药物可及性增加了,另外一方面,复发率会降低,生存率会提高,生活质量会提高,所以我觉得还是一个福音。


  问:进入医保以后从医生的角度有什么意义?


  徐兵河:从医生角度来说我们希望越来越多的患者能够使用。


  当我们评价一个药的效果是否好,第一个是看事后辅助治疗里面能不能达到治愈的作用,提高五年生存率,这是很重要的。比如曲妥珠单抗,使用以后能把手术后患者的复发风险降低50%左右,死亡率能够降低35%左右,这是很大的进步,一般提高5%、10%就很满意了。就是手术后能够降低患者死亡的风险,提高生存率。所以,如果一个药能够真正在术后使用,提高它的疗效,这种药在医保里应有更多的考虑。


  问:有哪些因素会阻碍HER2阳性乳腺癌的治疗效果?


  徐兵河:第一个,使不使用(靶向药物治疗)这是很关键的,不使用肯定会影响HER2阳性乳腺癌的疗效。第二个,是不是可以规范化的使用一年。


  比如说我三周给药一次,持续给一年,这个是很重要的。现在的研究显示,使用低于一年、半年,效果不如一年,多用了之后疗效也没有增加,两年跟一年比并没有增加疗效,标准的治疗是一年,所以你必须要规范地,三周给药一次,持续给一年很重要。


  其次,要监测它的副作用,它最大的副作用是对心脏的影响,所以我们一般要求三个月做一次心电图的检查,看看会不会对心脏功能有影响?会不会有其他的合并症?如果他有心脏的问题、其他的问题要及时的处理,这个可以保证它规范地使用。


  再则,患者教育是很重要的,很多患者觉得手术后就不用做任何治疗。对患者的教育、对医生的教育是很重要的,要认识到这个病风险还是非常高的。风险高并不是每个患者都复发,就像抽烟,并不是每个人都会因此得肺癌,但是风险比一般人高。


  问:健康教育和干预有哪些难度?


  中医院内科副主任马飞教授:乳腺癌患者大部分是女性,女性刚开始得病的时候心理障碍比例比别的患者要高的,所有的医生都有这个体会。乳腺癌的患者跟肺癌的患者完全不一样,乳腺癌的患者心理障碍特别多,包括抑郁的、焦虑的,甚至还有自杀的,不配合的比如得病了放弃治疗的,这种都挺多的。


  所以,我觉得跟患者的沟通挺重要的。每一次入院的时候护士有一个宣教,这是一方面。另外一方面,为什么说培养病友做志愿者到病房去探视?因为有时候患者有一个心理,她觉得医生护士你们又不是患者,你不会知道我的感受,所以我们就让过来人跟她说,跟她沟通,这样她心理上会更容易放开,心里打开会好一点。


  我们最早也试过,比如说让心理治疗师跟她沟通,我们发现不行,心理治疗师会有一些心理治疗的方法,但是这些人的心理问题主要因为疾病造成的。所以我们现在鼓励医生去学习心理康复的知识。我们甚至有一些医生通过业余时间考心理治疗师的执照,然后他就懂,一方面告诉患者疾病的特点、治疗的特点,同时注意一些心理治疗的手段,这样就会好很多。


  问:您两位都提到年轻患者心理问题严重,能否具体谈一下这点?


  徐兵河:中国年轻乳腺癌患者发病量高于西方国家,且发病平均年龄比西方国家早十年。中国乳腺癌发病的高峰年龄是45岁,但中国患者中也不乏35岁、25岁之前的超年轻患者。


  乳腺癌年轻化,跟生活方式有一定的关系的,20年以前年轻乳腺癌患者就很少,现在一般人倾向于西方化的生活方式、工作压力大。我们看到,过去农村大部分吃素比较多,低脂肪、低能量的饮食比较多一些,现在的趋势是西方化的生活方式,高热量、高脂肪、高能量的饮食比较多,包括一些快餐食品、不健康的食品。


  第二,我们的生活压力的关系,压力大、缺乏运动。


  第三,高能量、高蛋白饮食实际上会转化激素水平的提高,你现在看到女性小孩初潮的年龄比以前提前了,11岁多来月经了,过去是14、15岁的,而且绝经的年龄以后可能会越来越晚。来月经早、绝经晚,暴露雌激素水平的时间就延长了。外源性因素也导致女性激素水平失调、免疫功能下降。


  在临床上,我们发现,较比中老年患者,年轻乳腺癌患者、超年轻乳腺癌患者由于工作、家庭问题,通常不太愿意将自己的病情与他人分享,心理问题较为严重,这也是我们未来要呼吁的,希望大家一起来帮助年轻、超年轻乳癌患者,放下思想包袱,继续美好人生。

转自:搜狐健康

把手指按到下面的指纹上,识别图中

1
查看完整版本: 专家访谈徐兵河马飞教授解读晚期乳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