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生儿溶血疾病

首页 » 常识 » 问答 » 百泽有道转胃为安潜力之选术后复发
TUhjnbcbe - 2021/4/30 17:56:00
北京最好白癜风医院 http://www.bdfyy999.com/index.html

中国拥有数量众多的胃癌患者,很多胃癌患者在确诊时已为晚期。统计数据显示,我国Ⅳ期转移性胃癌患者5年生存率不足10%。尽管部分患者接受了手术治疗和术后辅助治疗,仍有较高的复发风险。对于术后复发患者,一线标准化疗带来的生存改善有限。随着肿瘤免疫医学的迅速发展,免疫治疗药物在晚期胃癌领域的探索取得令人惊喜的进展。本期,我们分享一例替雷利珠单抗联合伊立替康用于晚期胃癌治疗的病例,以对广大医生临床用药提供参考。

病例提供者:医院沙岩波医生

沙岩波

天津中医药大学

中医学硕士

医院肿瘤科医师

基本情况

一般资料:男性,59岁。

主诉:无明显诱因出现中上腹部闷痛不适,呈持续性隐痛。

既往史:否认家族性遗传病史和肿瘤史;否认肝炎、肺结核等传染病史;否认高血压、心脏病史等慢性疾病;否认脑血管疾病、精神疾病史;否认手术史、外伤史、输血史;无食物、药物过敏史;无预防接种史;无吸*史、吸烟、饮酒史。

ECOG/PS评分:0分。

查体:全身浅表淋巴结未触及,腹部平坦,无肠型,腹肌柔软,无压痛反跳痛。

影像学检查:

胸腹部CT(年7月2日,医院):1.胃体、胃底软组织增厚,考虑为胃CA可能,2.肝右叶可疑环形强化密度灶,转移癌?

胃镜病理结果(年8月3日,医院):低分化腺癌。

腹腔镜下胃空肠吻合+空肠侧吻合术(年8月13日,医院):术中见腹腔内无明显腹水,腹腔、腹壁、大网膜无转移结节,肝脏质地大小正常,于右肝可探及一肿物大小约3*3cm,肿瘤位于胃窦近幽门管处,大小约5*5cm,浸出浆膜层,周围多发肿大淋巴结,沿横结肠上缘断离胃结肠韧带,向右侧分离,显露幽门下区域,见肿瘤向后方侵犯胰头、横结肠系统,质硬,完整切除困难。

诊断:胃窦低分化腺癌伴胃肝间隙,腹膜后淋巴结肝转移,侵及胰头横结肠系统,Ⅳ期。

手术后治疗经过

术后辅助治疗

患者术后行“紫杉醇mgd1+奥沙利铂mgd2+替吉奥60mgpobidd1-14”8周期,末次化疗(.04.20)期间疗效评估SD。

年06月18日就诊我院查胸部+上腹部CT平扫+增强扫描+盆腔+下腹部CT平扫+三维重建:1.胃部分切除空肠吻合术后改变。2.肝内多发占位性病变,提示转移瘤。3.胃肝间隙及腹膜后肿大淋巴结,提示淋巴结转移。4.盆腔积液。考虑PD。

年6月18日,联合治疗基线期上腹部CT

复发后一线治疗

患者疾病进展后,年6月12日起予以替雷利珠单抗联合全身化疗治疗。

治疗方案:伊立替康mgivgttd1、8+替雷利珠单抗mgivgttd2,联合治疗共计6个周期。联合治疗6周期时,疗效评价:PR。

联合治疗6周期后上腹部CT(年11月02日)

维持治疗

治疗方案:替雷利珠单抗mgQ3W。免疫单药维持治疗第1周期。

疗效评价:待评价。

表替雷利珠单抗治疗经过及疗效评价

病例总结

1.患者初诊为低分化胃腺癌,术后探查发现肝脏转移,在接受原发病灶切除术及转移灶姑息性手术后,立即给予紫杉醇+奥沙利铂+替吉奥联合治疗共8周期,治疗效果良好,但很快出现进展。

2.影像学评估患者疾病进展后,一线给予伊立替康+替雷利珠单抗治疗6周期,肝胃间隙肿大淋巴结及肝转移病灶较前明显缩小,疗效评估PR。后继续给予替雷利珠单抗维持治疗,疗效待评估。目前,患者仍在治疗之中。

点评专家简介

李毅俊

副主任医师、硕士研究生导师

医院肿瘤科负责人

泉州市中医药学会肿瘤分会主任委员

泉州市抗癌协会副理事长

中国医师协会中西医结合肿瘤专委会青委副主委

中国老年学与老年医学学会肝癌康复委员会常委

国家微创治疗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中西医结合微创专业委员会委员

中华中医药学会免疫学分会委员

福建省海峡两岸卫生交流协会肿瘤绿色治疗分会秘书长

专家点评

本病例患者为一例真实世界病例,以“无明显诱因出现中上腹部闷痛不适,呈持续性隐痛”来诊,经胸腹CT、胃镜活检及手术结果,确诊为胃窦低分化腺癌伴胃肝间隙,腹膜后淋巴结肝转移,侵及胰头横结肠系统,Ⅳ期。根据年CSCO胃癌诊疗指南推荐,在晚期转移性胃癌患者接受手术后,常规可给予紫杉醇+奥沙利铂+替吉奥的全身化疗联合方案,但患者在复查后再次出现PD。基于目前免疫治疗探索现状及我国自主研发的PD-1单抗替雷利珠单抗的相关循证依据,考虑在患者术后复发的第一阶段予以替雷利珠单抗联合伊立替康的联合治疗方案,第二阶段予以替雷利珠单抗免疫维持治疗。患者第一阶段治疗6周期后,肿瘤缩小,疗效评价达到PR,治疗过程中出现的不良事件为1级白细胞计数降低,均在可控范围内。目前单药维持治疗已行一周期,疗效待评估。

目前,替雷利珠单抗联合伊立替康治疗术后复发晚期胃癌患者的疗效与安全性尚未有直接的相关临床证据,但从该真实世界患者的治疗情况可以看出,替雷利珠单抗联合伊立替康一线治疗术后复发胃癌患者,同样是一种安全有效的免疫联合化疗方案,且在患者达到显著治疗效果后,以替雷利珠单抗维持治疗,也是一种非常值得尝试的维持方案,值得临床研究进一步探索和验证。

未来,替雷利珠单抗与其他化疗药物、靶向或免疫治疗联合的治疗模式,还可以开展更多研究,并在用药时机、用药时长、优势人群等方面做精准探索。在胃癌治疗领域,替雷利珠单抗的的治疗价值还具有更多挖掘的潜力,未来可期。

参考文献:

年CSCO胃癌诊疗指南.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1
查看完整版本: 百泽有道转胃为安潜力之选术后复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