乳腺癌是全球女性第一大癌,根据美国癌症协会估计,年新增乳腺癌患者达26.8万,死亡人数超过4.1万。目前,美国幸存者有多万,乳腺癌已逐渐成为一种可防可治的“慢性病”。
但在这个“大家族”中,有一种名为三阴性乳腺癌的亚型,是最棘手的一种,5年生存率不到15%,死亡率最高且最容易复发。
三阴性乳腺癌因其细胞雌激素受体、孕激素受体、HER2均表达为阴性而得名。这意味着,靶向这些受体的特效药通常在这类患者中无效。目前,临床治疗主要依赖化疗,如蒽环类药、5-FU、顺铂、紫杉醇等等。
虽然三阴性乳腺癌对化疗具有一定的敏感性,但患者经过化疗后很容易出现耐药,甚至是多重耐药,治疗效果减弱,预后仍较差。
好在,近年来,新免疫疗法和靶向疗法的获批,标志着三阴性乳腺癌进入免疫治疗和靶向治疗的时代。
01
免疫疗法
年3月,FDA批准免疫治疗药物阿替利珠单抗,联合Abraxane(白蛋白紫杉醇)一线治疗PD-L1阳性的不可手术切除的局部晚期或转移性三阴乳腺癌。
同年8月,欧盟批准阿替利珠单抗+化疗用于一线治疗PD-L1阳性的晚期/转移性乳腺癌患者。
02
靶向疗法
今年4月,FDA批准抗体偶联药物Trodelvy上市,用于治疗既往接受过至少2种疗法的转移性三阴乳腺癌成人患者。这是FDA批准的首个治疗三阴乳腺癌的抗体偶联药物(ADC),也是全球首个获批的靶向TROP-2的抗体偶联药物。
“中国方案”
另外,年4月,医院的研究团队发表在《JournalofClinicalOncology》上一篇研究证实:在传统化疗药蒽环紫杉的基础上,联合卡培他滨的辅助化疗方案,可使三阴性乳腺癌患者5年无病生存率提高至86.3%,有效降低复发风险41%,显著优于传统化疗方案。
虽然已有所突破,但相较于其他乳腺癌,三阴性乳腺癌获批的疗法仍然较少,生存率上的“瓶颈”仍旧存在,亟待更多的创新疗法。
新型纳米候选药,靶向杀死癌细胞
近日,发表在《高级治疗学》杂志上的一篇研究表示,一种名为金属有机框架的新型纳米材料,可与一种已开发的光动力疗法药物配体相结合,靶向并杀死肿瘤细胞,且不会对正常细胞产生*性。
三阴性乳腺癌的标准疗法会产生耐药性和*副作用,加重患者的治疗负担,而这一新型抗癌药是瞄准癌细胞的共制剂,对健康细胞没有影响。
来自Beyzavi实验室团队研发的新型光动力疗法(PDT),可作为化疗的替代品。PDT作为一种非侵入性的疗法,副作用明显更少,它依靠一种光敏剂,该光敏剂在被光照射后会产生有*的活性氧,从而杀死癌细胞。
近年来,PDT因其无需手术、化疗或放疗就能治疗肿瘤而备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