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文
由于当前在晚期肺癌中存在着较多的药物选择以及以此为基础构建的多种治疗模式,比如分子靶向治疗,抗肿瘤血管形成治疗,免疫检查点治疗,化疗等,所以一些新的理念也开始在肺癌中广泛流传,“去化疗”无疑是其中的代表,而双向免疫阻断治疗则是“去化疗”的代名词,简单的讲也就是通过双重手段来打破肿瘤耐受从而在最大程度上释放机体的免疫能力发挥抗肿瘤作用,经典的药物组合即为nivolumab(纳武利尤单抗)+ipilimumab(伊匹木单抗),PD-1/L1抑制剂联合CTLA-4抑制剂。尽管双向免疫阻断早在年就被FDA批准用于恶性黑色素瘤的治疗,而且在最近几年相继向肾癌以及结直肠癌甚至肺癌扩展,但是国内临床应用仍然相当有限。基于此,我们将结合权威的研究以及自身的临床经验对这一问题从临床角度进行探讨,希望能够对大家提供一定的帮助。
“去化疗”的背景
尽管除了化疗以外的全身性治疗如抗肿瘤血管形成治疗作为一种独立的治疗模式已经存在很多年,但是由于单药较低的疗效,所以一直未能扛起肿瘤治疗的大旗。在这之后,尽管分子靶向治疗模式兴起,但是这也只能解决一部分人群的治疗问题,即存在驱动基因突变的患者,如EGFR突变,ALK融合的晚期非小细胞肺癌。除此以外,即便是靶向治疗初期疗效较好,但是在后期仍然会不可避免的出现耐药,耐药后的治疗问题也成为了临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