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持人:江泽飞*医院乳腺肿瘤科
嘉宾:王涛*医院乳腺肿瘤科
嘉宾:盛湲第二医院甲状腺乳腺外科
访谈摘录江泽飞教授:在所谓精准医学时代,对于乳腺癌患者化疗的地位是增强了还是减弱了?
盛湲教授:在精准医学时代,化疗作为持续了几十年的经典治疗方案,很难用一句话概括化疗在乳腺癌治疗中的地位,从发展趋势来看,需要与其他治疗方法共同进行综合治疗。可能对于相对分型较好的患者,如LunimalA型,尤其是相对比较早期的患者,化疗的地位在逐渐减弱。
江泽飞教授:21基因检测目前在临床中是否常用?对于检测结果,如何判定其可信程度?
王涛教授:目前,21基因检测在国外随着数据的不断积累,数据库的增大,其诊断准确性也相对更高。而在国内,尚缺乏基于中国人群的数据,还需要更多的时间来积累更多的数据与国内乳腺癌患者的预后相匹配,提高其可靠性。
江泽飞教授:在精准医学时代,对于乳腺癌患者化疗的疗效是否有可预测的措施?对于21基因监测我个人认为无法判定化疗的敏感度,所以请谈一下在化疗敏感度方面有哪些新的进展?
盛湲教授:在化疗的疗效判定方面,目前尚缺乏一些确凿的依据。个人认为在化疗敏感度方面,目前有待于进一步观察。
江泽飞教授:根据传统方法或循证研究等是否在化疗敏感度预测方面给予临床指导?
王涛教授:对于乳腺癌而言,化疗方案真正能够指导临床非常敏感的marker目前尚未出现。主要依赖病理学如组织学分级包括肿瘤大小、激素受体状态、HER2和Ki-67等进行化疗疗效的预测。目前颇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