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嚼小龙虾的季节到了,很多人都喜欢在路边摊点上一盆的麻辣小龙虾来过过嘴瘾。但是问题也随之产生,怎么吃才干净?小龙虾如何看出是否新鲜?吃小龙虾时有什么注意事项?自家买的小龙虾如何烹饪……今天小编特意带来了吃虾攻略和吃虾禁忌,快快收藏吧!
吃虾攻略
▼▼▼
挑选篇在吃之前首先要做一个挑选,买小龙虾最怕遇到死虾,因为小龙虾死后腐坏得很快,会分解产生组胺等有*物质,滋生有害病菌,食用后容易导致腹泻等肠胃道感染性疾病,危害身体健康。
选虾的标准是以个体完整、甲壳不脱、外壳清晰鲜明、肌肉致密、尾节伸屈性强、体表洁净有干燥感的为佳,变质、变色、体表冷红、串血水、节间松弛或有异常气味的,不宜食用。而且,看鳃是个好办法!
小龙虾业内人士都知道,判断一只虾干不干净,得看虾鳃够不够白。因为鳃是小龙虾的呼吸器官,水里的杂质都要经过鳃的过滤。养在浅水区的虾因为水中杂质比较多,鳃都会发黑。而只有在深水湖中养殖的虾才会拥有干净的鳃以及干净的心灵。
那么,已经上桌的小龙虾,如何分辨出它是否新鲜呢?烹调加工后的小龙虾端上来后,如果有浓烈腥味、虾体散开发直、肉体松软无弹性、颜色变深、壳身有较多黏性物质等现象,那么就极有可能是死虾制作的。
剥虾篇挑出新鲜的虾后终于可以放心吃了,不过别急着动手,这剥虾也是有门道的!
将虾尾的壳捏过后,剥起来就容易多了~
虾*营养丰富,是虾身上最宝贵的地方,一般位于虾头位置。照着图示位置一口咬下去,小龙虾的酱汁混合着鲜美的虾*,这味道,怎一个爽字了得!(需要注意的是,只有去过头的虾才能这么咬,虾头前部的胃囊是不能食用的)
为了尝到最鲜美的口感,吃货们可以来get一下抽虾线的方法。虾线就在图示位置,找到后就可以把它挑出来了~专业的吃货一般能抽出一整根完整的虾线~虾线抽掉后背上的那块白色的皮不要扔,那可是虾身上虾青素最多的地方。虾青素具有抗氧化、抗衰老、抗肿瘤、预防心脑血管疾病的作用!
科普篇吃了这么多年小龙虾,很多人应该不知道小龙虾还有公母之分,看下图来涨涨姿势吧!
常年吃小龙虾的朋友都知道,小龙虾个头越大卖的越贵。那么这些都如何辨别呢?拿生活中常见的物品比较一下,带大家看看不同体重的小龙虾大概都是多大。
烹饪篇不少朋友不放心饭馆的卫生,喜欢买来新鲜的虾自己烹饪。那么随小七来做一回大厨,教大家做小编最爱吃的麻辣小龙虾!(点击可看大图)
主料:
小龙虾(21只)
调料:
青蒜、蒜头、小葱头、姜、香葱、花椒、八角、甜酱、白酒、生抽
切记,在家烹饪小龙虾时,一定要高温煮熟煮透,可通过观察虾仁横截面颜色是否一致来判断是否煮熟。建议在烹饪加工前,一定要清水喂养24小时左右,让虾体吐出代谢物。另外,要用刷子洗净其身体上的脏物,同时隐藏了大量泥沙和细菌的肠线也必须剔除干净,再用清水充分地清洗2-3次。
吃虾禁忌
▼▼▼
NO.1积聚*素病原菌虾头千万不要吃
“小龙虾的虾头部分千万不能食用。”专家提醒,小龙虾的头部是吸收并处理*素最多的地方,也是最易积聚病原菌和寄生虫的部分。
此外,吃虾时也要有节制,不要一次食用过多,因为虾是高蛋白食物,部分过敏体质者会对小龙虾产生过敏症状,如身上起红点、起疙瘩等等,最好不要食用小龙虾。小龙虾是含嘌呤较高的水产品,痛风病人也不要食用。
NO.2虾死亡时间越长积累的*素越多
虾内含丰富的组胺酸,这是令其味鲜的主要成分。但虾一旦死亡,组胺酸即被细菌分解成为对人体有害的组胺物质。还有,虾的肠胃中常含有致病菌和有*物质,死后体内极易腐败变质。特别是随着虾死亡时间的延长,虾体内积累的*素更多,吃了便会出现中*现象。
此外,虾体内多有肺吸虫的囊蚴和副溶血性弧菌等,如吃了未煮熟的虾,就容易感染肺吸虫病和导致胃肠道中*。鲜虾煮熟后不宜存放,第二次食用必须重新加热。
NO.3吃虾后不宜服维生素C片剂
美国芝加哥大学研究人员通过实验发现,虾等贝壳类食物中,含有一种浓度较高的“五价砷化合物”。该物质吃下去本身对人体无*害作用,但在服用维生素C片剂后,可使原来无*的砷化物转为为有*的三氧化二砷,即砒霜,能危及人的生命。
NO.3过敏病患者注意虾并非人人可食
某些过敏性疾病的患者,如支气管哮喘、反复发作的过敏性皮炎、过敏性腹泻等等,约有20%的病员可由食虾激起发作。因此,已明确对虾过敏的,在缓解期和发作期都不要进食。
NO.4好虾甲壳很完整吃时佐以姜与醋
选虾的标准是以个体完整、甲壳不脱、外壳清晰鲜明、肌肉致密、尾节伸屈性强、体表洁净有干燥感的为佳,变质、变色、体表冷红、串血水、节间松弛或有异常气味的,不宜食用。吃时,要将虾涮洗干净,品尝时一定要加姜加醋,既能解腥增鲜,又能发热散寒,帮助消化,更有杀菌消*作用。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