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生儿溶血疾病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化疗引起的血小板降低,这么做可以补回来 [复制链接]

1#
北京治疗白癜风医院哪家最好 http://m.39.net/pf/bdfyy/bjzkbdfyy/

  

很多卵巢癌觅友问我,化疗进行不下去了,因为医生告诉她血小板低,怎么办啊?

每每遇到这类问题,我都为觅友们感到难过。

你想啊,本来为了救命的化疗,没想到却反过来影响了身体健康,把化疗撤了的话肿瘤还没好,这可如何是好?

血小板降低是化疗的常见的并发症之一,与之相关的还有白细胞降低,二者都属于骨髓抑制引起的血象降低。

骨髓(红骨髓)是人体重要的造血和免疫器官,它负责制造红细胞、白细胞和血小板。

红细胞是氧气和二氧化碳的搬运工,为机体带去能量代谢的“助燃剂”。

白细胞随血流到人体各大器官履行“警察”的职责,剿灭各类病原体。

血小板这个“小个子”则负责黏附于创伤处聚集成团,并联络各类凝血因子促进血凝。别看血小板看起来不起眼,可要是缺了它就会“血流不止”。

↑紫色的小点就是血小板了

因此,化疗引起的“骨髓抑制”,就是在化学药剂在杀灭肿瘤细胞的同时对骨髓造成了不可逆影响,使其造血、免疫和止血功能变差了。

昨天的文章我们谈了,今天我们一起来探讨一下“血小板降低”又当如何?

怎么知道血小板降低了?

血小板计数正常值界定为:

外周血血小板计数在~×10^9/L

血小板减少,是指外周血血小板计数在×10^9/L

血小板降低有什么可怕的后果?

理论上一般认为,血小板计数低于50×10^9/L容易发生自发性出血,表现为皮肤紫癜、鼻衄等。

血小板减少计数低于20×10^9/L,可以发生致死性出血,如脑出血、肺出血等,严重时可能导致死亡。

可见,处理好血小板降低,对治疗有着重大意义,有利于癌症患者的身体恢复,也有利于肿瘤治疗方案的进行,因此是肿瘤患者必须予以重视的事件。

外周血小板计数为30×10^9/L时,一般不会发生严重的出血,但一定要密切监测是否存在持续下降的趋势。

血小板减少常见原因

除了抗肿瘤治疗过程中,常见的抗肿瘤药物紫杉醇、环磷酰胺、氟尿嘧啶、卡铂等都可以造成血小板减少外,肿瘤、白血病或者淋巴瘤侵犯正常骨髓成分,也可以导致巨核细胞数量减少导致血小板降低。

潜在的电离辐射可以影响所有骨髓成分,因此放疗患者也会常见血小板减低。

肝癌、肝硬化等往往继发脾肿大也会导致血小板减少。

临床上如果使用非甾体抗炎药、部分抗生素、肝素、噻嗪类利尿剂、西咪替丁(泰胃美),还有卡托普利(开博通)等,也有降低血小板的风险。因此肿瘤病人要慎用以上药物。

血小板减少的治疗

首先,重要的事情说三遍:

第一遍,一定注意是否有危及生命的、需要输注血小板的出血症状!

第二遍,肺出血(咯血)、胃出血(呕血)、肠出血(便血)、脑出血(偏瘫、失语等)、肾出血(尿血)等等内出血症状就是危及生命的出血症状!

第三遍,一旦出现危及生命的出血症状要立刻就医!!!

如果没有严重的出血,血小板减少要首先考虑是不是免疫性的原因,因为免疫系统疾病,要避免过早输注血小板。在这种情况下,输注血小板往往是无效,反而会进一步激化免疫攻击而加重血小板减少。

五招化解血小板降低难题

1、针对潜在原因的治疗

常见潜在原因有实体肿瘤继发血液系统恶性肿瘤,恶性肿瘤骨髓转移,白血病、淋巴瘤等。此外,肿瘤继发感染也是常见现象。

若原因明确为肿瘤病情进展浸润所致,合理抗肿瘤治疗或许可抑制血小板生成减少。

化疗药引起的“低白”和“血小板低”一般会同期出现,此时除了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