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生儿溶血疾病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药物临床试验肿瘤患者的新选择 [复制链接]

1#
白癜风新技术 http://baidianfeng.39.net/a_zczz/190812/7375991.html

随着人们对药物临床试验了解的不断深入,大家逐渐认识到,参与临床试验,是一件机会与奉献并存的事情,生命与爱的意义正在于此。新药临床试验为受试者带来更多的治疗机会和更好的疗效;每一位受试者也成为推动医学进步的巨浪,为医学未来奉献了自己的力量。因此,药物临床试验越来越成为我们广大肿瘤患者的新选择。

1.药物临床试验病例展示

张女士,今年51岁,五年前被诊断为肺腺癌晚期,已经失去了手术机会,在行了多周期化疗后,病情稳定。年5月复查发现复发,给予口服克唑替尼片靶向治疗,病情一直控制在稳定状态。年7月,张女士复查发现进展,转移到了头部,医院肿瘤内科进行丁二酸复瑞替尼胶囊临床试验筛查,患者符合要求,自愿同意参加该研究。于年8月份开始口服“丁二酸复瑞替尼胶囊”治疗。服药1月后复查头部磁共振,头部病灶几近消失。张女士说:“我参加了临床试验后,检查免费做!药也免费吃!病情更得到了控制!!特别感谢易博士给我推荐参加这个临床试验,不仅救了我的命,还给我省了钱。”

吴先生,66岁,年6月14体检发现肺结节,考虑恶性,穿刺活检提示肺腺癌。遂行肺癌根治术,术后恢复可。年10月26复查发现左肺上叶多发实性结节,较前增多、增大,考虑转移;行肺部肿瘤射频消融术及化疗。年9月4复查发现多发肺、骨、脑转移。行肺穿刺病理示:浸润性腺癌。ALK基因融合阳性。经过几年的不断治疗,吴先生已经家徒四壁。于年10月选择参加临床试验,口服“丁二酸复瑞替尼胶囊”。1月后复查,脑转移灶几乎消失。吴先生没花一分钱,照样看了病。

刁女士,62岁,年01月29日因出现大便带血,到医院检查诊断为直肠癌,遂行手术及化疗。年12月复查发现复发,给予再次化疗;半年后发现双肺多发转移。经过这一年多的治疗,刁女士花光了家里所有积蓄,无钱再继续治疗。此时,易博士推荐她参加药物临床试验,检查和药物都免费。刁女士于.07.03参加“卡瑞利珠单抗联合苹果酸法米替尼治疗晚期实体瘤的开放、多中心的II期临床试验(方案编号SHR--11-)”。目前双肺多发转移灶明显缩小,部分消失。她没有花钱也控制了癌症,由衷地感谢易博士为她推荐了参加药物临床试验。

冯先生,65岁,年10月体检发现双肺多发微结节,穿刺活检病理示:低分化腺癌,相关基因检测未见突变,PET-CT示:右肺下叶软组织肿块代谢活跃,符合肺癌,右颈、纵隔及右肺门多发肿大淋巴结代谢活跃,考虑转移。冯先生坚决拒绝化疗,我们遂推荐他参加临床试验(免疫+抗血管生成治疗)。冯先生于.10.14开始参加“卡瑞利珠单抗联合苹果酸法米替尼治疗晚期实体瘤的开放、多中心的II期临床试验(方案编号SHR--II-)”研究。经过几周期治疗,冯先生病情明显好转。

2.受试者权益有保障吗?

权衡利弊,肿瘤药物临床试验对病人而言是获益大于风险。它既节约费用,又增加了病人可能治愈或提高疗效的机会。药物临床试验不仅让病人提前用到疗效好、但目前尚未批准上市的新药;而且让经济条件不好的病人有机会用上好药,可极大地为病人减轻经济负担。“说是临床试药,其实到了这个阶段,‘试验’中‘试’的成分已经很小了,主要目的是在确定其剂量、了解其*副作用。”然而,我们也必须明白,药物临床试验是受益和风险并存的。正如任何抗肿瘤治疗都是双刃剑,临床试验也是如此,可能会获得奇效,也可能无效,也可能会有未预料到的副作用。

3.医院肿瘤内科有哪些在研项目?

医院肿瘤内科已经在多个癌种中开展了I~IV期药物临床试验,承担了大量的国内多中心临床试验。目前,我们中心已经启动了6项肿瘤新药临床试验,并以每月启动1~2项的速度递增,涉及多种实体瘤(特别是头颈癌、肺癌、肝癌、胃或胃食管结合部腺癌、结直肠癌和淋巴瘤等)。未来我们将通过自己不断地努力全方位为肿瘤病人和家属提供试验信息和治疗机会,帮助更多的人客观认识新药研发,了解临床研究可能给病人带来希望,为社会创造价值。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