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游新闻记者周晋羽)7月中旬,重庆医院产科接收了一位“特殊”的孕妇。根据孕期情况分析,该孕妇产后出血风险较高,但偏偏其血型又是比“熊猫血”还罕见的Jk(a-b-)血型。
尽管困难重重,该院医护人员仍不断调动资源,紧急行动,全力救治。在该院产科与输血科密切配合和努力下,患者最终化险为夷,顺利分娩。
血型比“熊猫血”更稀有
时刻面临出血、用血危机
家住渝北区的曾女士(化名)原医院,迎接二宝的诞生。可在孕39+周的产检中,她被告知其血液中查到了不规则抗体。在医生的建议下,曾女士转到重医附二院产科进行进一步检查。
经过详细的问诊及检查,该科董晓静教授了解到,曾女士已经生过一个宝宝,这次虽是生二宝,但已经是她第五次怀孕了。准备自然分娩,现已有先兆临产的征兆。
“这位孕5产1的经产妇既往有多次的宫腔操作史,很可能导致本次的分娩出现胎盘粘连、植入继而导致产后大出血的风险。一旦需要用血,就必须争分夺秒。”董晓静教授还告诉记者,从检查的结果看,不仅孕妇时刻面临出血、用血危机,新生儿出生后发生溶血的风险也极其大,如若发生严重的新生儿溶血,宝宝也面临着输血换血。“所以在该患者分娩前,我们必须做好充足的备血,以保障产妇和孩子的生命安全。”
输血科紧急求助
终找到广州志愿者符合条件
为产妇备血,这原本是十分平常的一件事儿。但这次,因为曾女士系Kidd血型系统的Jk(a-b-)血型,该血型在中国人群中的发生频率为0.%,比“熊猫血”还珍贵,是真正“万里挑一”的血型。并且,患者的红细胞中还产生了抗-Jk3的高频抗体,导致配血极为困难。
董晓静教授立即向该院输血科主任陆华反映了这一紧急情况。第一时间内,输血科向重庆市血液中心和血站发起紧急求助,在全国范围内寻找该稀有血型个体的求助信息。十分幸运的是,终于找到一位广州的周姓志愿者基本符合献血条件O型Jk(a-b-)血型。
产科、输血科密切配合
产妇顺利娩下女宝宝
等血期间,产科孙江川教授、董晓静教授、多次与输血科陆华主任讨论患者的情况,耐心反复与孕妇及家属沟通,并根据各种可能出现的状况,制定了详尽的应急预案,以保障产程的安全。
7月24日凌晨,在重庆市和广东省卫健委、以及广州市血液中心和重庆市血液中心的共同努力下,周先生捐献的毫升全血顺利送达重庆市血液中心。当天中午,终于顺利到达重医附二院。
血一到达重庆,输血科第一时间通知了产科。接到这个好消息,产科的医护人员们立即对曾女士启动了分娩。令人振奋的是,在医护人员的共同努力下,该产妇并未出现难以控制的大量出血。
21点59分,一声响亮的哭啼声从重医附二院渝中院区的产房中传出,一名女宝宝顺利娩出。开心之余,医护人员们并未放松警惕,而是积极加强子宫收缩,预防产后出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