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脸色发黄,浑身无力……快给孩子化验一下血常规。”6月22日,淄博市妇幼保健院儿科紧急收治了一位三岁的男孩,“医院时状态就已经很差了。血红蛋白含量只有41克每升,已经属于重度贫血,我们马上给他安排了输血并且进行了G6PD基因和G6PD酶活性等一系列的检查,最终确诊他患上了G6PD酶缺乏引起的溶血性贫血。”儿科的主治医师季丽娟接受采访时说。据孩子母亲介绍,孩子就诊前已经出现了连续多天的面色蜡黄和呕吐症状,孩子家长心疼地表示:“没想到竟然是溶血性贫血。”
△医院鞠秀丽主任来妇幼保健院儿科诊治
血液系统疾病种类多症状表现有差异
血液系统疾病包含多种类型,临床上常见的疾病有白血病、血小板减少症、血友病、原发性血小板增多症、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贫血、溶血性贫血、缺铁性贫血、再生障碍性贫血等。记者通过采访了解到,因为遗传、环境或饮食等因素患上血液系统疾病的孩子并不在少数。“医院每年因为血液系统疾病就诊的儿童就有一二百例,而且患病的孩子各个年龄阶段的都有,其中10岁以下的孩子就诊人数较多。”临床症状表现有发热,淋巴结肿大,肝脾肿大,有的孩子还伴有胸骨或者膝盖疼痛。血液系统疾病的表现症状比较多,“如果孩子突然出现厌食,出血,面色发黄等表现时,有可能已经患上了血液系统疾病。”
治疗疾病有方法科学诊治保健康
谈及血液系统疾病的治疗,季丽娟介绍说:“到院就诊后,我们首先会对孩子进行一系列的常规检查,比如血常规检查、彩超检查等。然后根据病情的轻重程度,再对孩子进行骨髓细胞学的检查,综合筛查血液病种类,计划开展针对性治疗。”记医院了解到,医院还邀请医院血液病专家鞠秀丽教授定期举办坐诊活动,“专家坐诊前我们会通知患儿医院复诊,随时